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好地主 > 第551章 太子太保

第551章 太子太保(2/2)

目录

武德六年六月十八日。

中书令臣高士廉宣

中书侍郎臣于志宁奉

中书舍人马周行

侍中臣杨恭仁

门下侍郎臣裴矩

给事中臣温彦博等言

......

谨奉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

武德六年六月十八日。

这是一封很标准的诏书,上面各种各样的签名、盖章就有一大堆。中书和门下两省的主官次官等都签名盖章了。

这是一封完全有效的诏书,可不是皇帝的私旨。

是经过了中书和门下的诏书。

李的太子少保,升成了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从二品,而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再往上,可就是三师三公了。

另外还给李加了一千户虚封食邑,二百户真封。现在李总共有两千户真封了,大唐第一实封功臣。

不过如今的实封,制度早已经改变。

两千户真封,一户换五十亩边疆之地,两百户,算是加了一万亩地了。不过边疆的地嘛,也不值钱。

荒地,还得自己去开垦。

倒是实际的差事,变动较大。

朔方节度使,到底是让李世民给免了。

毕竟在朔方收复之后,这个节度使的权柄过高。

“王内侍,谁接替了朔方节度使之位”

“陛下已经撤去了朔方节度使衙,改为朔方道,另外陇右道也分出了一个河西道,现在天下一共十七道了。长孙相国出任朔方道大都督,柴侍郎出任河西道大都督。”

“哦,原来如此。”

李世民挺干脆的,直接把朔方节度使给撤消了。挺果决的,朔方镇就跟原来的行台一样,确实权柄过于大了,现在朔方既然挺安稳的,也就没必要保留了。毕竟当初设这个衙门,也是因为朔方还在敌手,弄一个节度使,是为了全面的方便的统筹整个朔方方面。

不过长孙无忌去朔方,也还是让李有些小意外的。

长孙无忌还当了兵部尚书,自己转当户部尚书,李世民还真是看中自己能赚钱的本事了。

但李世民怎么不把京光尹这个职位也免去呢

自己现在也完全是虚领啊,还是说李世民根本不想让别人来担任这个要职,因此故意让他虚领,然后以两个少尹实际理事。就跟尚书省一样,尚书令现在一直空缺着,以左右仆射实际主持尚书省。

“恭喜赵国公啊!”

王内侍笑着拱手。

“辛苦王内侍了,这么热的天赶来。坐,上茶。”

王内侍坐下。

“李相,陛下让我转告李相,暂时不要急着去山南,前期选址这些,交给下面人就好。京里还有好多的事情,要指着李相呢。这讲武堂的招生考试快要开始了,陛下要你来主持这次的入学考试,你还是讲武堂的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和总教官呢。”

嗯,我什么时候又多了个副校长的头衔了

王内侍对李很客气,虽然这么热天赶来一趟,热的浑身是汗。但李相是什么人,皇帝红人啊。

现在虽然免了兵部尚书,朔方节度使,可那边又加了户部尚书,还加了汉京营造使、山南道大都督、宣抚使,襄、邓刺使,太子少保都升为了太子太保,实封都一下子加了二百户。

圣眷不衰啊。

检校尚书左仆射、平章事的头衔可都没去呢,和国舅长孙无忌都是一样,就算去了地方,也是带着宰相头衔去的。

说不定哪天,又回了中枢。

李世民不说,李都快忘记还有讲武堂那档子事了。

哎,一个招生考试,也还要来让他主持,李世民还真是指使惯了。

“陛下对于此次讲武堂招生非常看重,在朝堂上说了,要把这次考试办成大唐的武举考试。这事,李相还要多尽心费力啊。”

“陛下还让某问李相,这讲武堂设在哪里较好”

讲武堂设哪里

李本想说当然是设在长安城里啊,不过再想一想,讲武堂毕竟是个军校啊。军校嘛,还是有点敏感的,还是应当设在城郊好点。

不如就设在灞上吧,灞上本来就是长安城外的一处制高点,居高临下,控扼长安东南方向,把守着通往蓝田那边的武关。

把讲武堂设在这里,既免得放在京城里太过敏感,二来这边地方了大,建校舍操场等随便圈地,而且军校也算是一支军事力量嘛,驻在这里,还能加强长安外围的防御呢。

当然,李也有点私心的,建在灞上,不也能让灞上更加热闹嘛。

推荐一本牛逼到爆的书,《甲午崛起》一百八十个机械化师组成的6军,八十万官兵组成的海军,一万八千架战机组成的空军。率领着他们的,是三岁的主角!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