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文人也打群架(1/2)
看道人拿出了煤油灯,李少言问道:“这,又是什么?”
曹宗申说道:“这是新式的灯。”
台上的道人又擦了一根火柴,点着了煤油灯的灯捻,又拿起了玻璃罩,罩住了火苗。
道人对着煤油又是用嘴吹,又是用扇子煽风,煤油灯的火苗根本不为所动。
这不就是“气死风”灯吗?
为了防止被风吹灭,都是用灯笼在外面罩着。
但毕竟是篾编的、纸糊的,还是有缝隙,时间一长就会跑风漏气。
“煤油灯”的罩子也是用透明的玻璃做成的,保证了其密封的效果。
这灯,得卖多少钱!
经济富裕的人家,用的都是青铜灯盏,这种灯造价贵,但是不省油。
条件稍差的人家,都用的是青瓷灯,造价低,但是很省油,也叫省油灯。
条件再差的,随便用一个大黑瓷碗,用的都是死动物油。
富一点的人家,会烧植物油,基次是桐油。
植物油产生的油烟较少。最差的是动物油脂,凝固点高,燃烧时光线昏暗,且容易冒黑烟。
甚至有一些黑心小作坊,专门做死人的生意,将尸骨熬炼,当灯油来卖。
“书灯勿用铜盏,惟瓷质最省油”。
陆游在一篇文章中曾说“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一半。”
在宋代,燃油是每个家庭的一大支出。
一到夜里,条件稍差的,就根本不点灯,靠着天光做活,或者是早早歇息。
看这煤油灯里的油,装的都是满满的。
再看油质,也是清清亮亮的,一看就不是动物油脂,而是上好的植物油。
先不说“煤油灯”的玻璃了,就凭这满满的一瓶子油也值不少钱。
不管是油灯的材质、制作工艺,还是配的油料,都体现了良心。
正像台上的道人所讲,为了体现陛下的皇恩浩荡和太子殿下的爱民之心,为了庆祝宗舒与珠珠殿下结为夫妻。
道人给大家展示了火柴、蜡烛和煤油灯,马上就有人摊开了纸笔。
“各位请听清楚了,每人一包火柴、一捆蜡烛、一个煤油灯。在那边登记,拿过的人员从那边走,保持秩序不要乱。”
在大宋科学院学员的组织之下,人们开始排起队来。
包括官员在内,今天现场来了两千余人。
也就是说,两千多包火柴就送没了,两千多捆蜡烛和煤油灯都要送出去,这得花多少钱?!
两千多包火柴!
梁师成算了算,他的火柴厂不眠不休地生产,也得生产个半年。
然而,宗舒眼都不眨一下,就全部免费送了。
免费还不算,关键是永久免费!
宗舒生怕免费的火柴没人要,还附加了两个条件:七天内,大家都可以到这里免费领蜡烛和煤油灯!
这简直不要太壕!
梁师成返过身看了看这一个月做出来的火柴,刚才只是给大家演示的时候用了几根。
其他的火柴都堆在那里,动都没人动,更不要说买了。
除了这二百多名官员站在梁师成的场地上,其他的商户和老百姓都在宗舒那里排队领免费的火柴、蜡烛和煤油灯。
宗舒那边的场地人潮涌动、人声鼎沸。
梁师成这边呢,二百多名官员如同上朝时恭候陛下到来一般,连个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