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青春 > 造车 > 第二十一章 宝马闪光

第二十一章 宝马闪光(2/2)

目录

派森回国后,把韩皓的提议汇报完毕,果不其然遭到了拒绝。

“中国市场还处于汽车消费的初级阶段,对宝马这样的豪华车来说没有到普及层面。派森,你在中国做得不错,我希望你能多关注市场开拓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惦记着现在不可能的事情。全世界只有一家宝马发动机工厂,那就是在德国!”

由于今年中华宝马表现不错,所以在2002年销售目标上定在了2.2万辆,比之前定下三年破2万辆目标提早一年。

跟合资的中华宝马风光比起来,整个中华集团的摩托车成绩要黯淡一些。

2001年,全国摩托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1213万辆,出口摩托车287万辆。

华夏摩托车销量突破220万辆,其中出口东南亚、欧洲、南美洲、中东等国合计52万辆,成为国内摩托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霸主。

但是中国摩托车产销量一直徘徊在1100万出头已经有3年时间,增速明显减缓,国内大大小小摩托车品牌价格战连连,企业利润逐年下滑。

华夏摩托的单车利润也下降到每辆320元,跟1996年行业利润动辄2000元相比,下降了近6倍。与国内厂家相比不足200元行业利润相比,华夏摩托日子还算过得舒适。

行业老二嘉陵集团销量81万辆,第三名是后来居上的钱江摩托卖了76万辆,但跟去年相比跌了20%,被第四名力帆摩托以70万紧紧跟在身后。

得益华夏摩托牵头上书的消费税改革,中小排量摩托车从10%降到了3%,许多企业虽然活得艰难但依旧可以吃上饭。

扣除各项必要成本支出,尽管卖掉将220万辆摩托车,占据国内销量六分之一,销售额创新高达到94亿,但华夏摩托净利润只有4.7亿。

行业老二嘉陵利润0.6亿,钱江摩托1.6亿,力帆1.9亿,三家销量利润全部加起来才勉强跟华夏摩托相当,从侧面证明了华夏摩托的优秀。

另外在电动摩托车方面,各大城市禁止了汽油摩托车上路,但对电动摩托车却睁一眼闭一只眼,管理部门缺失,导致电动摩托车在禁摩城市一夜之间四处开花。

作为中国电动摩托车最早也是最大的生产企业,华夏电动摩托车在2001年实现了68万辆的成绩,比去年增长了680%,电动摩托车进入爆炸性增长阶段。

单车利润超过华夏汽油摩托车,达到420元/辆,成为摩托车板块新的利润来源,销售收入24亿,盈利2.8亿。

得益于电动摩托车的异军崛起,华夏摩托板块止住了颓势,开启新的利润增长点。

跟汽油摩托车个位数的薄利相比,高达两位数的电动摩托车势必会吸引许多企业进入,将来发展趋势极有可能重蹈汽油摩托车过度竞争的后尘。

至于农用车领域,华夏农用车遭遇大环境下滑影响,没有完成60万的既定目标,只完成销售52万辆,屈居市场老二的地位。反观传统巨头时风农用车销量稳中有升达到61万,继续保持了市场第一的王座。

由于华夏农用车只推出了三轮摩托产品,在四轮农用车上没有涉及,所以跟时风集团相差的数额就败在了四轮农用车身上。

农用车属于地域性很强的产品,基本销售地集中在华北、华中和东北地区,这些年农用车市场在国内其他地区开拓不足,销量一直下滑。

原本韩皓乐观估计农用车会迎来销售高峰,没想到在微面、微货和轻卡的夹击下,农用车市场开始萎缩。从1999年的320万辆全国销量,到2000年308万,再到今年的280万,呈现明显下落的趋势。

华夏农用车从去年盈利454万,到今年盈利2860万,看样子利润增速明显,但由于跟时风打价格战激烈,单车盈利非常有限。缴纳了国家税收之后,净利润相对而言只够喝粥。

52万销量带来收入25亿,但净利润只有0.286亿,农用车业务成为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