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拒双离合(1/2)
“要市场,还是要技术”
原本跟中华集团谈妥的合资项目生变,现在中华集团有意并购中国本土的轮胎工厂,并提出要求让德国大陆集团(即马牌轮胎的东家)转让新技术,一起合资打造中国最大的轮胎项目。
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业长久以来喊出的口号。
现在轮到大陆集团抉择这个问题。
本来只需要组建合资工厂,马牌管理经营,中华集团入股分享收益。但现在,想合资的话必须拿出新的筹码上台,不然韩皓会考虑寻找另一家合适的企业入局。
在国际一线轮胎品牌纷纷进驻中国之际,例如米其林在沪江市建厂,普利司通在津门市投产,固特异在滨城市落户,马牌属于迟到者。
为了抢占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马牌必须有所动作。现在一个大机会摆在他们面前,就是拿出真金白银加入江州轮胎项目。
“中国的汽车市场潜力很大,只要我们介入,就能拿到大笔订单。唯一的条件,就是拿出技术跟中国工厂合资,并且绑定中华集团这个长期客户。
我个人建议不容错过这样的好机会,马牌轮胎在中国属于小众产品,我们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才能顺利站稳脚跟。”
马牌轮胎的中国区负责人在向德国总部汇报时如此说道。
“从咨询公司给出的建议看,中华集团属于中国a级合作伙伴,他们跟宝马的合资项目很顺利,有利于我们双方的融合。
现在各大主机厂在中国都有轮胎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抓住中国自主品牌的佼佼者。成为中华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至少我们进入中国这个市场,可以稳赚不赔。”
意思非常明确,中国轮胎市场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许多外资汽车品牌落地都会带来相应的轮胎企业。马牌虽然在国际上名声不错,但在中国属于迟到的强者,再不进来可能连汤都难喝上一口。
最终,大陆集团还是屈服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同意了韩皓提出的技术转让要求,把国际一流的轮胎技术带入中国。
至此,江州又有一个超大型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中策马牌合资项目投资金额达到22亿元,轮胎年产能突破700万条。其中专属为宝马配套的自修补轮胎40万条,还有80万的静音轮胎。合资公司股权比中外以50:50对分,采用汽车合资企业通用模式。合资工厂所生产的轮胎将部分对外出口,以此降低马牌轮胎的全球成本。
另外,德国大陆集团还将向中策橡胶投资15亿人民币,获得20%的股权,而中华集团则通过国有股转让,拿下51%的控股份额。此次交易以一半现金,一半股权置换模式完成,中华集团实际也注资了18亿人民币。还有一个新股东,就是中石化,他们也入股拿下6%的股权,希望能成为上游供应商。
轮胎高端市场主打马牌,中低端则用朝阳牌,以此通杀中国的轮胎市场。按照规划,马牌加朝阳牌两大品牌轮胎数量,汽车加上摩托车领域,将会突破2500万条,成为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
按照韩皓的打算,新成立的中策橡胶集团将来会独立上市,成为又一家中华系的上市公司。
正是因为给出了上市退出渠道,所以德国大陆集团才会毫不犹豫投入重金,一旦上市成功,他们将获得丰厚的收益。
“我们双方合作是深度共赢,跟随中国汽车市场一起成长。”
韩皓对德国大陆集团高层如此小结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