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戏尘 ● 第二十章 迎亲之旅——三关难渡(5)(2/2)
众人捶腿揉腰,打着哈欠步入驿馆。
鸿睿笑盈盈望着上官蕊,拱手道:“姑娘,就此拜别,江湖路远,各自保重!”
上官蕊噘着嘴,别过脑袋,嘴里轻哼一声道:“但愿再不相见!”
......
夜深,院中的一棵老树在寒风中枝杈摇摆,守夜的兵士轮番巡视,一个驿馆已然被围的水泄不透。
上官蕊气苦的在道上行走,边走边踢着脚下的碎石,嘴中念叨着:“臭平南王,死平南王,连匹马儿也舍不得给本小姐!哼,下回莫让本小姐逮着机会,今日的场子本小姐定要找回!”
正银牙咬的“咯咯”作响之时,忽闻身后隐隐有马蹄声传来,忙闪身躲于路旁灌木丛中。
马蹄声渐近,随风传来俩人说话之声。
“督抚大人命我等入京,说是迎接平南王大驾,这没头没尾的一句召唤,好生奇怪。”
“你我皆是督抚大人门生,若无督抚大人提点,你我现今恐怕还在考场咬毛笔屁股呢,但凡督抚大人有令,你我照办便是了。”
上官蕊正为赶路发愁,眼见送上门的马儿,怎会客气?
待得二人驾马走近身前,一个纵跃飞踢,已是将其中一人踢翻落马。
“哎哟”一声方落,上官蕊早已上马,只听得一声“驾”,一人一马已然走出老远。
“卓越兄,可伤者筋骨?”
“哎哟喂,我的个老腰,这下算是彻底闪了,诶,诶,慢点,慢点,疼啊......”
上官蕊回头瞧了瞧身后狼狈不堪的俩人,掩嘴轻笑,马鞭一甩,速度自又快上几分,须臾片刻,已然不见身影。
......
周国皇宫,后宫之内。
周皇后正浅浅细品手中之茶,忽然抬首,瞧向下首一位身着官袍,须发皆白之人道:“父亲,上回与你商议之事可有计较?”
“紫馨,兹事体大,一旦跨出这步,你我以及整个上官一族便再无退路。”
“父亲,上官一族自憓儿死后,便再无退路!若那人登基,我上官一族依然是一条死路!与其将来处处受制,不如现今先发制人......”
“这......这可是诛九族之罪啊!”
“哼!上次派杀手于齐国境内刺杀此子时,便已然是诛九族之罪,父亲莫非忘了?”
“唉”,上官芜清叹息一声,无奈道:“全凭皇后娘娘决断吧。”
言罢,转身离去,只是身形却愈显佝偻。
皇后微眯着双眼,瞧着远去的老父背影,口中缓缓吐出数字:“父亲老了,可颐养天年,族中之事便让二弟品成打理。”
上官芜清身形一顿,轻叹一声,复又踱步离去。
......
时至正午,齐国都城难得迎来一个暖阳遍照之日。
齐皇每日此时,定会在御书房写上几幅好字,今日亦是如此。
何公公佝偻着身子,正小心研墨。
齐皇提着毛笔,瞧着眼前那一方雪白宣纸,似正在琢磨,这字该如何布局。
墨已研至细腻饱满,散发着清幽墨香,皇上提笔,在砚台之中微微一蘸,忽轻叹一声,将笔架于笔格之上。
“老东西,朕未记错的话,你已入宫约莫六十载了吧。”
何公公闻言,忙跪伏于地,惶恐道:“皇上所记不差分毫,至前日,刚好六十载。”
“你也老了,朕也老了,人老之时,便会渐渐不习惯于往昔的节奏,便如今日提笔,朕心头甚感勉强。”
“皇上精气神采不输当年,我大齐在皇上一手打理之下,国力日盛,外邦蛮夷皆不敢轻动战戈,不世之功,当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老东西,你这张巧嘴倒是被时日打磨的愈发顺溜了。”
“呵呵,老东西谢皇上赞。”
“大理寺传来一份密报,似乎与你这老东西有莫大干系。”
“皇上圣断,老奴一心只想着伺候好皇上,其余诸事老奴断不会参与,所以,大理寺所传之密报,老奴心甚好奇,何事与老奴摊上干系了?”
“朕也是甚为好奇,这大理寺历来断案清明,讲究一个实证,方敢呈报于朕。莫非大理寺与你有仇?”
“皇上说笑了,老奴与大理寺诸位大人素无恩怨。”
“那你便告诉朕,你手下的三德已然失踪多日了吧?”
何公公浑身一震,道:“禀皇上,确实已多日未见。”
“好,那朕便告诉你,现在大理寺受审。”
“啊!皇上,这三德心性活络,老奴也常受其诓骗,此次被审,定是触犯王法了?”
“哼,何止触犯王法?老东西,你该知道,有些事,朕可以当做未见,可朕的江山社稷,却是无人可以动得!这便是朕的底线。”
皇上双手背于身后,于御书房中来回踱了数步,忽转身道:“来人,将何公公带往大理寺配合问询。”
“喏!”
屋外四名金甲武士已然入内,何公公身前身后各站两人。
“皇上,老东西这便去了,想来,即使老东西蒙冤,皇上定然也不再需要老东西伺候了。唉,皇上保重!”
说罢,跪倒于地,“咚咚咚”磕了数个响头。
何公公颤巍巍站起身,随那四名武士步出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