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招待晚宴(1/2)
张一谋他们对西柏林了解有限,但柏林墙却是耳熟能详。他们在广播中听过无数次这个词,知道是这堵墙将柏林划分成了资本主义的西柏林和社会主义的东柏林。吃过早饭过后,他们就跑来跟许望秋商量,想去看看柏林墙。
许望秋到过柏林很多次,但他没有见过真正的柏林墙。当他2010年第一次到柏林的时候,柏林墙已经拆了整整20年。由于当初拆柏林墙拆得太过彻底,他只在一处在尼德尔克尔新纳大街看到了一小段遗址,并没有看到完整的柏林墙。许望秋也想看看完整的柏林墙是什么样,便同意了张一谋他们的建议。
从酒店出来,许望秋他们买了一份地图,顺着大街往柏林墙方向走。这个德国东北部城市所特有的杏色阳光,在清晨的空气里像蜜糖一样地汩汩流淌。冷空气欢呼着涌进鼻子,擦亮了许望秋他们昏昏沉沉的思绪。
没过多久,许望秋他们便站在了柏林墙边。许望秋见过柏林墙的遗址,倒没有太意外,张一谋他们却是大失所望,在他们的想象中柏林墙应该类似于长城或者西安的城墙,高大巍峨,视觉冲击力很强。眼前的柏林墙却不过是一道长长得望不见头的,三四米高的钢筋水泥墙,高大巍峨、视觉冲击力、曲线、错落、起伏……一样都不占,既没有什么美感,也谈不上艺术价值。
唯一让张一谋他们觉得有意思的是,西德人民把这道平淡呆板的水泥墙变成了生动幽默的画廊,在这块巨幅画布上任意挥洒想象涂抹色彩。艳丽的色块,抽象的图案,粗大的字母,让冰冷的柏林墙有了生气。
许望秋他们沿着柏林墙漫步,仿佛在历史隧道中穿行。行走间,张一谋突然停下脚步望着柏林墙,颇为感慨地道:“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道柏林墙。”众人正诧异,却听他又道:“只不过那道墙是水做的。”
大家都反应过来,知道张一谋说的是弯弯海峡,虽然弯弯海峡不像柏林墙那样直接体现出工程形态,只是一道天然屏障,但依然隔开了海峡两岸。
许望秋他们知道为什么说这个,他们听张一谋讲过,张一谋大伯48年的时候去了弯弯,之后就断了联系。直到1981年,张一谋大伯得知他们还在,但由于搞不清楚内地形式,怕给母亲添麻烦,从就从弯弯托人到美国,转了一大圈,给母亲寄来了一张家庭合影。在断了音信几十年之后,张一谋的奶奶在91岁高龄,终于收到了大儿子的一张六寸全家福。
张一谋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前些天,我回家的时候,去了奶奶家一趟。奶奶家的小桌,上面铺着塑料布,奶奶就在桌前,灯光底下,戴着老花镜,一遍遍看照片,一边看一边掉眼泪。照片的四周都被摸黄了,摸黑了,卷起来了,奶奶还看,还掉泪。”
大家都叹了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张一谋继续道:“从我小的时候开始,奶奶就经常搬个小板凳坐在巷口,向远处张望。大家都知道,奶奶在等人。三个儿子,一个去了弯弯,一个失踪,生死不明,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能见两个儿子一面。”
许望秋安慰道:“79年国家就已经发布《告弯弯同胞书》,调整了对弯弯的政策,提出通过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开放三通、扩大交流,为两岸的共同繁荣携手奋斗的美好愿景。两岸恢复往来只是时间问题,你奶奶肯定能见到你大伯的。”
张一谋虽然觉得奶奶已经92岁,恐怕很难等到那一天,但还是坚定地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奶奶会见到大伯的。”
许望秋他们带着地图,在西柏林悠闲的逛着,一直逛到下午四点,他们才返回。不过他们没有急着回酒店,来到了电影宫的柏林电影交易市场。
在后世,全球有三大电影交易市场,美国电影交易市场、戛纳电影交易市场,以及柏林电影交易市场。其中柏林电影交易市场创立于1978年,起初只是作为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一个小规模商业场所,经过十年的发展,最终形成正式的电影市场,为全球电影行业展开创作交流、交易电影作品发行权提供平台。由于柏林电影交易市场是每年举办的第一场国际电影市场,也被认为可以显现出当年的电影市场发展走向和温度。
现在的柏林电影节交易市场仅仅办了五年,还没有形成规模,参展的国家和地区不多。在不多的展台中,许望秋他们看到了弯弯的展台。
弯弯工作人员看到许望秋他们后,鼻子里喷出一股冷气,重重“哼”了一声,将头扭到一边,看也不看许望秋他们一眼。
许望秋他们笑了笑,没有搭理弯弯工作人员,向旁边法国高蒙公司的展台走了过去。他们懒得跟弯弯计较,内地电影一部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一部入围了青年论坛单元,而弯弯一部都没有,弯弯就算想搞事都搞不起来。
在电影交易市场逛了一圈,许望秋他们回到宾馆换上西装,然后坐在一起闲聊。快七点的时候,他们下楼来到酒店的餐厅,参加电影节的招待晚宴。
宴会厅所有人的座位都已经提前安排好,最中间的那一桌是电影节主席和评审团成员的位置,而许望秋他们的桌子就在主桌的旁边,显然电影节对许望秋他们是非常重视的。在主桌的一片白人面孔中,一张黄种人的面孔十分引人注目,那是著名艺术家黄宗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