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参加科考(1/2)
王之臣见了黄胜的奏疏也深以为然,他同样认为袁崇焕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也上书弹劾,表态不能跟这样的人同在辽东任职。
可惜崇祯这个孩子已经先入为主,把王之臣、黄胜的奏疏留中,依旧跟袁崇焕探讨收复辽东大计。
“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就这样出台了,袁崇焕认为凭他一人就可以守辽东、复故土,要求年轻的皇帝给予他足够的权力和财政支持。
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再次上当,他想成为尧舜禹汤,面临黄胜的选择题,毫不犹豫选择了可以“五年平辽”的大忽悠,抛弃了王之臣和黄胜。
王之臣没有如历史那般隐退回乡,而是给袁崇焕腾位置入阁回了京师。
崇祯新朝新气象,皇帝不识人也不会用人,也难怪,他毕竟是个十七岁的娃娃,一个孩子而已,如果不是神童见识当然有限,很明显朱由检资质一般没有过人之处,他完全是作茧自缚。
黄胜太年轻被同样年轻的皇帝无视了,朱由检虽然认为黄胜有才能,但是也认为他年少轻狂,居然以自己辞官不做逼朝廷革职可以一人复辽东的袁崇焕。
皇帝干脆不理会黄胜,赐天子剑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移驻山海关。这样的布置简直是把大明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一大半都交给了大忽悠。
袁崇焕获得权力和信任远远地超过了南宋岳武穆,可惜他没有岳飞的英雄气更加没有岳飞的才干,被红歹是玩弄于鼓掌之间。
此时的崇祯皇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满怀希望给予了袁崇焕足够的信任和最大的权力,当然最后的结果伤害了这个幼小的心灵,直接导致他以后极度不信任文官集团。
这是崇祯皇帝的悲哀也是汉民族的不幸,可惜作为先知的黄胜也无能为力。
在黄家湾岛忙着过年的黄胜得到消息哭笑不得,崇祯如果把给袁崇焕的权力给了自己,黄胜真的可以五年平辽,给了袁崇焕只有等着亡国。
这一刻黄胜霍然顿悟,自己要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很明显在朱由检皇帝手下办不到,自己要完整的窃取江山社稷也不可能。
算了吧,该来的躲多不了,大明不被建奴和流寇打得稀巴烂自己恐怕得不到,自己只要想方设法多救一些大明子民就可以,不破不立也!
黄胜换了思路,决定跟崇祯阳奉阴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掺合袁崇焕管理下的辽东战局。自己埋头发展才是王道,不让袁崇焕吃红歹是的瘪,如此重臣恐怕扳不倒。
如何才能够让自己置身事外又不失去已经到手的官位呢黄胜苦思冥想计上心来!
于是乎,黄胜大人又有奏疏直达天听,内容古怪所有阁臣都哭笑不得。大明开国二百余年也没有出这样的咄咄怪事。
已经是正四品的黄大人要求去京师参加崇祯元年的春闱,他争取金榜题名成为名正言顺的天子门生。
为何如此呢因为黄胜是大孝子,父亲的遗愿就是希望自己的独子成为进士,他虽然官居四品,还念念不忘父亲临终嘱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