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平静(1/2)
七月的天空碧蓝如洗,骄阳似火,丝丝缕缕的云絮软绵绵地随风摇曳飘荡。
秀筠斜倚在美人榻上,一把湘色缂丝凤栖梧桐团扇在纤纤玉指间缓缓旋转。
这样的天气,每一房的屋子里按例都会有管家婆子们送来几盆冰块,摆在屋子里降温消暑。偏秀筠的屋子里送来的冰块一年不如一年,到今年开始还送来一小盆碎冰,从七月份开始竟再没有送来。
红菱亲自去找三太太的陪房,如今是内院管事的赵大娘要了几次,赵大娘推说今年天热,冰价贵了不少,这一年来公中出项多,进项少,能买来这些冰已经是奢侈了,只能紧着老太太和几位太太。
红菱气不过,质问三房的屋子里怎么都有,赵大娘冷笑一声,道:“如今公中用的都是三房的银子,三老爷刚刚升迁,来往应酬到处得花钱,那点儿俸禄还不够使的,又要养着二房一大家子人。三太太已经是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了,连三小姐都处处委屈着。
难道三太太忙里忙外,倒要让亲生的少爷小姐大暑天里连一盆冰也用不上不成谁知二小姐竟不知道感恩,挑三拣四,既然抱怨委屈,让二房把这两年里的亏空补上,公中有了银子,二小姐要什么东西,立刻就去买。”
红菱气得浑身发抖,哭着回来告诉秀筠,秀筠听了,并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安慰了她两句。她不想因为这些小事平生事端,反倒让母亲在老太太面前更加不得欢心。
自从二老爷去世后,三房一直惦记着二老爷的遗产和王氏的嫁妆。李典承一生为官清廉,勉强维持一大家人的生计,其实并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书房里的几方古砚,几本珍本古籍,几卷前朝名家的书画真迹而已。
倒是二太太王氏从前家世显赫,据说当年的嫁妆足有二十几车,还包括皇城附近的十几间药坊和绸缎铺面,京郊的一处田产。秀筠手里的缂丝团扇,还是王氏从娘家带来的。
王氏当家的时候,不知拿出自己的嫁妆填补了公中的多少亏空,如今三房得势,倒说她们是吃闲饭的,动不动就找个由头问王氏要钱。
要不是知道王氏不同意,按照秀筠的意思,早就想搬出去经营买卖了,总比在这里受气好得多。
红菱只好和红梅每天轮流坐在秀筠身边扇扇子去暑,秀筠不忍,也懒得为这点儿小事纠缠,干脆把美人榻搬到外面长廊上来,也省去了红菱两个扇扇子的麻烦。
西面窗子外的长廊里阴凉通风,习习微风带着玉兰花的清香轻拂过秀筠的脸庞鬓发,秀筠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喜悦而安心。
红菱静静地坐在旁边的栏杆上,手里拿着一件白绫肚兜,一针一针地绣着上面的牡丹花瓣儿。
秀筠歪着头看她绣花,红菱低垂着眼睛,神情专注,几缕碎发被微风吹起,拂过白皙的脸庞,鼻梁小巧而高挺,为侧脸勾勒出玲珑的轮廓。身后不远处的一丛粉团蔷薇正开的热闹。
岁月静好,秀筠不禁想起这样一个词,不愿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尽管她知道暴风雨已经不远了。
昨天的七夕节平平安安地过去了,三老爷从朝中回来又和几位同僚去了潘楼酒店,坐的自然是楼上包间,没听到外面市井中的闲言碎语。
四老爷李典让是直到子时才醉醺醺地被几个小厮抬回来,满身酒气和脂粉香味儿,衣襟里还掖了一方陌生女人的手绢儿,梁氏气得一夜没合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