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西京变(五)(1/2)
平州刺史张在吉是第一个品尝到战胜者福利的非营州官员,随着营州对各种物资的极大需求,张在吉的平州终于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平州上下,从官员至百姓,从行商到工匠,都在努力的忙碌着,只为了满足营州的巨大采购。粮食、布匹、农具、瓷器,能够自己出产的,平州就用自产物品输往营州,各种制造生活器具的作坊不断设立着,平州城内一个最普通的工匠都开到了月俸一贯的高价,就连那些学徒,也都有了每月百文的零花。对于那些不能自产的物资,平州方面就进行代购,开展大额转手贸易。
由幽州至平州,再由平州出榆关而至柳城、燕郡的线路已经被大车辗出了一条天然的平道,张在吉组织人手稍加整饰,位于平州境内的这条商路就成为了正式官道,至于出榆关后至柳城、再由柳城至燕郡的路线,张在吉也正准备组织人手平整,为此,李诚中答允支付平州方面的修路费用达到总价三万贯。
之所以如此,无他,唯缺人力耳!营州地盘虽大,近三倍于平州,人丁却只有平州的一半。尤其是新纳入掌控的燕郡和怀远军城,人丁远远达不到预期设想。燕郡丁口不过万余,而怀远作为典型的军城,城内是不住百姓的,只有城畿附近有几千百姓。目前为止,连上柳城、燕郡、怀远军城及位于小凌河与五股河流域新设的锦县,统计出来的人丁刚过十七万之数,而且其中近半为各族胡人。胡人擅长征战、擅长畜牧,也可以干些重体力的活,比如到柳城东山采矿,但让他们进入工坊中劳作,却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按照李诚中的建军思想,营州军常备军比例为三十比一,也就是说,什么都不干,整天只是训练和待命的军队人数上限应为五千四百人。目前营州军一线部队共计两千七百人,在训的三个预备营为七百五十人,加上已经筹备完毕并开展训练的一千怀约联军,总计达到了四千四百五十人。这么多精壮男丁的日常所需要靠营州来负担,让本就不多的营州丁口更显得捉襟见肘。好在按照怀远密约的规定,怀约联军的军费由契丹迭剌部和乌隗部承担,也算是缓解了营州的燃眉之急。
截止九月底,随着柳城和燕郡作坊的搬迁调整完毕,营州军的冬季常服、甲胄以及兵刃产量都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至十月上旬,五千套冬季常服生产完毕,并立刻配发全军,包括营州军主力和预备营,乃至怀约联军都穿上了新的军服。除了保暖、便于作战外,整个军伍的阵容焕然一新,列阵之时更多了几分肃杀之气。
按照李诚中的授意,除了手套、皮靴、腰带、毡帽之外,每名官兵都配发了两条肩章,一条缝在军服之上,一条缝在皮甲之上,肩章上用锦线缝制了横杠和三角星,以标明官兵的级别。当肩章下发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营州军的军衔制度开始实行,更意味着营州军向正规化进程的建设更近了一步。
经过改良后的营州军军衔制度与这个时代官阶不同,这个时代的军职衔级太过繁琐,从最低级的从九品下陪戎副尉到最高级的正一品天策上将,足足有四十级,其繁复和琐碎,令人头痛不已。按照不同的衔级当然要配以高低不等的待遇,光是分出四十档不同层次的军饷,就足以让所有掌管后勤辎重的军官头晕脑胀。更别提其中很多属于相同衔级不同职务的情况,更有一些则光有衔级没有职务,这样的不匹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所以在这个时代,官阶与本职并没有天然的联系,最好的例子就是柳城事变中的主谋者之一赵横,他在幽州时的官阶是昭武校尉,比李诚中还要大好多级,可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比起李诚中这个当时的宣节校尉差得没边了。
李诚中设定的军衔制度就是要尽量将官阶和职务匹配起来,在方便后勤记饷的同时,也真正使这些官阶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成为官兵们认可的一种真正荣誉,而非随手可弃的山芋。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在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减化阶别,二是阶别匹配军职。
为此,营州军将阶别减少了一半,即去掉其中“上”和“下”的区别,只保留本阶官名。比如九品军阶分正九品上任勇校尉、正九品下任勇副尉、从九品上陪戎校尉、从九品下陪戎副尉,新的营州军军衔则只保留正九品仁勇校尉、从九品陪戎校尉。
同时,军衔还将职务联系到了一起,比如从九品陪戎校尉即为伍长,正九品仁勇校尉即为伙长。当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完全匹配,毕竟同样的军职并不代表同样的资历。比如同为伙长,甲伙长任职三年,乙伙长则从伍长刚刚晋升,则甲伙长应为正九品仁勇校尉,乙伙长则为从九品陪戎校尉,在作战的时候,乙伙长则应遵从甲伙长的命令。若甲伙长连续服役六年仍然达不到晋升队正的条件,为了鼓励他的劳苦,也可晋升其为从八品御侮校尉,但本职仍为伙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