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 > 3 《晴空血战史》

3 《晴空血战史》(1/2)

目录

于194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

导演:亨利·金

编剧:小贝尔尼·莱伊、

萨利·巴特利特

主演:格里高利·派克、

加里·梅里尔、

迪恩·贾格尔等。

看你是要干掉下属,还是自我毁灭?

——中层主管的残酷故事

时值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留于英国本土的美国空军——第918轰炸大队为了击溃德国纳粹军备基地,甘冒危险于白天展开轰炸,却遭敌军猛烈反扑,以致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任务机未能归还。

性格温厚和善的指挥官达文·波特上校,备受下属仰慕,但总司令指出其温吞性格便是弱点,因此解除其职务。继任指挥官一职的则是与波特交情良好的沙维奇准将。

面对军纪涣散的部队,沙维奇实施高压政策,毫不容情地惩处负责人,大量加强队员的训练。其做法招致队员强烈反感,陆续传出有人希望调至其他分队的消息。但是之后因训练的成果令战绩提升,战死者的人数也因而锐减。下属们亦逐渐对沙维奇准将产生信赖。但此时因连日出战,沙维奇的身心已经濒临极限……

这虽是一部战争电影,但比起展现壮丽的战斗场景,更多的是去刻画人的情感纠葛与内心苦闷。之后也推出了同名电视剧。

最近美国电影中很少有那种编剧极佳的作品了,反而是表演、摄影这些方面更加被看重。想看剧情有趣的电影,只能去看老电影。

本次介绍的是一部年代久远的美国战争电影《晴空血战史》。这是部在我出生前两年上映的电影,我自然不可能在刚上映的时候就跑去看,不过在学生时代反复看过好几遍呢!这部战争题材的作品由格里高利·派克领衔主演。印象是还有些,但遗憾的是有些细节记不太清楚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欧洲战场的战略轰炸。所谓战略轰炸,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种于欧洲战场时常展开的作战策略。提到“二战”期间的空战,虽以德国纳粹空军与英国战斗机部队争夺英国本土上空制空权的不列颠战役1 等战役较为有名,但这不过是一场仅限于战斗机对战的区域战。

不论是以规模,乃至于战死者人数来说,战略轰炸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全欧洲规模最大的空战。

或许日本人对此不太了解,但自古以来欧洲人就抱持着“打仗就是要将对方的城市烧毁殆尽”的类似想法。空袭这种攻击手段不仅有纯军事层面的效果,也能够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由于直接在敌方城市地区投放炸弹,战场就好像突如其来地出现在普通百姓的面前一样。前线与后方地区的距离也在转瞬间消失,这样可以相当有效地给予敌方心理上的打击。古往今来,空战都在传递着政治意味的信息。

柯蒂斯·李梅2 是一位美国相当有名的上将,他提出一套理论称“只靠战略轰炸就能够赢得战争”,也就是一种空军万能论。他也是当年东京大轰炸的指挥官,而于欧洲展开的战略轰炸则可称得上是其前哨战。在欧洲战果颇丰的他,之后指挥军队对日本展开轰炸。他很懂得 “如何效率极佳地破坏一座城市”。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上百架的轰炸编队没日没夜地对德国展开空袭。一架四式重型轰炸机(即搭载有四具引擎的大型轰炸机)约可乘载十二名军人。飞行规模较大时,甚至会同时出动一千架四式重型轰炸机。假设是一千架轰炸机,则代表该次出击的乘载军人数为一万两千人。

对于遭遇战略轰炸的地区而言,都会知道对方要前来轰炸,因此必定会备有战斗机与高射炮迎击。数字上来说,每次战略轰炸必定会有百分之三到五的轰炸机无法返回。假设出动一千架轰炸机,则意味着其中将会有三十到五十架轰炸机无法归还。也就是展开一次战略轰炸就会有数百名军人丧命,以军队全体人数来考虑,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因此美国对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进行速成教育,培养成轰炸机的机组员后就大量送至前线打仗。电影《英烈的岁月》3 中也有描述类似剧情。据说美国空军士兵只要出击二十五次并成功生还后,即可自军队退伍;但就概率而论,出击二十五次并成功生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时的战事激烈,较为凄惨的时候甚至会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轰炸机无法归来,估计当年有多达数万名的机组员因此殒命。

由于对德国展开的战略轰炸陷入僵局,为了打开局面,美国派出两队b-17轰炸机4 前往欧洲。而《晴空血战史》的故事就是在讲述这批被派遣至欧洲的b-17战略空军部队。

温厚对冷酷,哪种才是理想的上司?

达文·波特上校(加里·梅里尔饰)是派遣部队的指挥官,他性格温厚和善,因此备受下属景仰。即便下属因失误而导致任务失败,他也会为下属掩饰,从不会公开挑明。之后他因故遭到解任,新任指挥官是由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沙维奇准将。

沙维奇准将是位宛若鬼神一般严厉的老头,队员们不得不接受持续的高强度训练,而犯错的队员则会遭受到毫不留情的降职处分。大家全都筋疲力尽,对沙维奇怨声载道。部队里每个人都认为“继续听这家伙的命令可会没命的啊!”,甚至有人因此提出调职申请。

但是实际的战果却恰恰相反。

多亏严苛的训练,部队受到击坠的概率逐渐下降,战绩也日渐提升。同时沙维奇准将并非只是平常态度严厉,出击时自己也会搭上战斗机亲临前线,坐镇指挥。下属慢慢地也开始能理解到他所作所为的真意。原来他是为了下属着想,才会要大家接受如此猛烈的训练啊!

虽说结果逐渐变好,但是沙维奇准将的精神却逐渐分崩离析。因为不管多么努力,下属仍是接连战死,这令他陷入无法控制的精神错乱状态。

前任指挥官以体恤下属闻名,继任者沙维奇准将却是位宛如鬼神一般严厉的老头,刚开始队员总是抱怨连连,但也逐渐对他的所作所为产生理解……剧情如此推进的同时,沙维奇准将却在人格方面逐渐分崩离析。这便是这部电影的叙事特征所在。

指挥官陷入了矛盾之中,在战场上若为下属着想,就要尽可能地守护其性命;但与此同时,大家面临的是一场战争,若不尽快提高战果,那么战争将迟迟无法结束……

这也是战争永恒的主题。若是重视军队士兵的性命,便会导致战果难以提升,进而陷入拉锯战的窘境。反之,若想尽早结束战争,就得无视某种程度的牺牲,积极进军,这能挽救更多下属的性命。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好呢?

时至今日,这样的矛盾还存在着。“越战”也是如此。如果战争长期胶着,美国的年轻士兵会接连丧命。为了打这场战争,已经有数万人魂断战场,美国也希望尽早结束战争。而唯有获胜才能够让战争结束,所以也只能抱着流血的觉悟大举进攻了。

没有任何军队能够摆脱此种逻辑。虽说各国国情不同,人命也或卑贱,或尊贵,但是本质上的差异只在于各自能承受多少损失,说简单点,也就是战死多少人。

这部电影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不单单只描述战争,同时也刻画出了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究竟怎样的上司才是下属心目中的理想的上司?或者说,身为上司,该有怎样的行为举止呢?

沙维奇准将是位战斗指挥官,而这种实战部队的指挥官若是替换成公司的职位,便是所谓的中层管理人员了。司令部会提出“我要你将战果提高到这个程度!”之类的要求,这与在公司的业绩目标并无二致。身为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设法完成高层所设定的业绩目标,如果无法顺利完成,最后就会像自己的前任一般被换掉。

也就是说,沙维奇准将就像一位被调派到业绩惨淡的分公司工作的业务部长。二者抱持着相同的立场。

这位业务部长在上任之后,不停责骂下属,不管下属是否会过劳死,甚至于家庭失和,也要让他们拼命工作。相比之下,前任业务部长每到下班时间就会放大家回家。但是这位新上任的业务部长知道,若是不抱着透支身体的觉悟去拼命工作,最后公司可能会因此倒闭,每个人都逃不过失业的命运。那么各位此时也可以想想,若是你又会怎么做呢?

《晴空血战史》这部作品借用战争电影的外壳,实际上在描述组织里中层管理人员心中所抱持的苦闷。电影中也有展现下属全然不理解中层管理人员何其辛苦的段落。

下属全都会怀念前任上司,认为他重视下属的性命,也会为下属推掉过于乱来的命令。也正因为如此,这位前任上司才会被炒鱿鱼。新来的上司是位宛如鬼神般严厉的老头,他会将下属给折磨到濒临死亡,而且个性冷酷无情,即便有人战死沙场,连一滴眼泪也不会流下。不过就结果而论,成果却逐渐变好,不再有太多伙伴在战场上丧命。

如果故事就在这里画下句点,可就是完美结局了。怎料当众人开始对新任上司产生理解,并认为这老头或许才是理想中的上司时,这位中层管理人员却突然精神病发。

战死的下属接连在沙维奇眼前复活,同时他却仍一天又一天不停地将下属送至战场,这一切让他的心灵逐渐崩溃。我记得电影差不多应该就在这里结束了。之后时间快转,以当年沙维奇准将副官的口述为电影画下句点。

或许对中层管理人员来说,每位下属都相当重要,但是对他们态度过于和善则会导致业绩不停下滑,最后令公司覆灭。若是公司有着强大的竞争对手,公司更是时刻处于存亡危机之中,此时难道还能继续包庇下属吗?

当然不是,此时只能够无视下属的批评声浪,努力提升业绩以守护公司安危,毕竟以最终结果而论,这能够帮助下属避免失业。但也或许会造成下属过度操劳而倒下,甚至于发生家庭失和的惨状。这部电影就是向观众抛出了一个“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的问题。

现在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用“企业战士”5 这个词汇。当年日本正值战后经济成长期时,出现过众多的“战死者”,战死在职场这片沙场呢!《晴空血战史》是1949年推出的,在日本进入经济成长期之前就上映的电影,但之后日本职场的发展却与电影中描写的如出一辙。

自学校毕业,与自公司届龄退休,两者性质似是而非

电影中的沙维奇准将在前后两半截然不同。前半的他就是位如鬼神般严厉的军人,扮演着一位彻头彻尾的铁血司令官。而到了电影后半,当队员逐渐理解其真意时,他又陷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之中。

电影并没有讲沙维奇准将在精神崩溃后的结果,是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疗,还是被司令部撤换。但毫无疑问地,这部电影并非圆满收场。如此一想,对上班族而言,最为理想的“结束方式”又该是怎样的呢?

我从没当过上班族,只极为短暂地在公司上过班。那是一家广告数据统计公司,公司的管理态度极为松散。员工不管几点去上班,几点下班都不会被骂。由于我只在这家乱七八糟的公司待过一小段时间,因此不太知道上班族工作到届龄退休时,心里到底是会抱持着怎样的想法。换言之,也就是说我不了解“何谓上班族心中的最后胜利条件”。

举例来说,是否很多上班族都会抱持有下述理想呢?譬如,退休后有一栋不错的房子,有一个可以养珊瑚的大鱼缸,另有一栋在离家有段车程的海边房子,能够于周末时至该处度过悠闲时光,划独木舟等,中午则可以带着老婆去附近的餐厅用餐,晚上则一起下厨,两人边啜饮红酒,边享用亲手烹煮的美味佳肴,并在视听室听着自己喜欢的爵士音乐……

对我来说,那种每天划小艇、喝红酒的生活,别说过上半年,可能三个月左右就感到厌倦了,而且要能过上这种生活,当年上班时可也得相当努力才行。我认为如果是位当年为公司赚进几百亿日元的工作狂,大概马上就会对上述生活感到厌倦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