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 17

17(2/2)

目录

在大一的课程里面都会提到的大纲和注释,但现在却被作为提高良质的方法。

如果学生交来的报告中列出的注释毫不起眼或是大纲松散,就表示他只是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报告应有的良质,所以毫无价值可言。

然而要回答学生的问题,”我怎样才能得到良质?”这几乎使他想要辞职。

他认为:”这和你要如何得到它完全无关。它就是这样好的东西。”有一位不满意的学生在课堂上问:”但是我们要怎样才知道什么是好呢?”就在他问出口之前,他明白已经有答案了。别的学生经常告诉他:”你已经看到了。”如果他说:”我没有。”他们就会说:”你看到了,他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学生已经完全可以自己评断良质了——就是这样,他教会了他们写作。

现在,斐德洛被学校的体制所逼,不得不说出他想得到什么,但他认为这样强迫学生接受他的看法,会摧毁了他们的创造力。完全顺从他看法的学生注定要丧失创造力,或者写不出自己认为真正够水准的文章。

于是他修正一项基本规则,就是任何要教授的内容必须先界定,他已经找到一条出路。一篇优秀的作品不需要任何规则,不需要任何理论,然而他指向了某种东西,非常真实,他们无法否认它的存在。因为取消分数所造成的真空突然之间被良质的正面效应所充满,两者完全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十分惊奇地到他办公室来告诉他:”我过去真的很恨英语,现在我在上面所花的时间比其他的都要多。”并不是只有一两位学生来告诉他,而是许多学生都有同样的反应。

这个良质的观念非常棒,它发挥作用了。

最后大家终于明白,凡是有创意的人都有那个神秘而属于个人的内在目标。

我转过身来看看克里斯在做什么,他脸上的表情显得很疲惫。

我问他:”你觉得怎么样了?”他说:”还好。”但是他的口气有些冲。

”我们可以随时停下来扎营。”我说。

他瞪了我一眼,我也不再想说什么了。一会儿他在我旁边慢慢努力地向上爬,于是我们又继续前行。

斐德洛之所以能够将良质的观念拓展到目前这个地步,是因为他刻意专注于班上同学的反应而忽视其他的一切。

克伦威尔曾经说:”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爬到最高。”这话颇为适合这种状况。

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他知道的只是这么做有效。

然而就在他已经知道这种做法是非理性的之后,他在想为什么它很有效。

为什么所有理性的方法都一无可取的时候,这种非理性的方法反而有效呢?他有一种直觉,很快就找到了结论,他偶然发现的道理非比寻常。至于这个道理究竟有多么深奥,他并不晓得。

这是我前面曾经提过的结晶的开始,别人这时都很惊讶为什么他对良质这么感兴趣。他们只看到这个词和它的一般定义,他们并没有看到他过去研究所费的心血。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良质呢?”这只不过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如果由他来问,因为他有过去的经验,这个问题就会像向四面八方散开来的波浪,并不是呈金字塔的结构,而像一个同心圆,在中间激起波纹的是良质。当这些思想的波浪向四面八方散开的时候,我确信他衷心期望这些波浪能够到达某些思想的彼岸,这样他就能与这些思想结构连接在一起。但是如果真的有任何彼岸存在,那么一直到最终,他也未能到达彼岸。对他来说,只有不断向四面八方结晶的波浪。我现在就是要追寻这些结晶的波浪,也就是他研究良质的第二个层面。

克里斯在我前面爬,从他的动作看得出来,他已经十分疲倦了,而且火气也大,又不时踢到东西,或让树枝刮到身\_体却不拨开。

看到他这样我很难过,这要归咎于我们出发前,他曾经参加了两个礼拜的青年会夏令营。他给我讲过他们的野外活动,借着游泳、结绳……来训练他们的男子汉气概,他曾经提过十几种,但是我都忘了。

因为有一定的目标,所以夏令营里的同学在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都非常合作而且非常热忱,但是这种动机却会有不良的结果。任何想要以己为荣的目标,结局都非常悲惨。现在我们就开始付出代价了。如果你想通过爬上山顶来证明你有多么伟大,你几乎不可能成功。

即使你做到了,那也是一种很虚幻的胜利。为了维持这种成功的形象,你必须在其他方面一再地证明自己,而内心则常常恐惧别人可能会发现这种形象是虚幻的,所以这么做是错的。

斐德洛曾经从印度写过一封信,提到和一位圣者以及他的信徒去爬喜马拉雅山,它是恒河的源头,也是印度教三大神明之一——湿——婆(shiva,为印度教三大神明之一,象征毁灭之后的再生。另外两大神明为大梵天〈braha〉及毗——湿——奴〈vishnu〉——译者注)的住所。

他一直都没有爬到山顶,到了第三天他就放弃了,因为他已经筋疲力尽,于是大家留下他继续往前行。他知道自己仍然有些体力,但这些体力不够。他也有动力,但是也不够。他并不认为自己很孤傲,但是他想通过这一趟朝圣来拓展自己的生活经验,以进一步地了解自己。他把山和朝圣当作自己的目标,把自己视为不变的实体,而不是这趟朝圣或是高山,因而还没有准备好。他想其他的朝圣者之所以能够到达山顶,是因为充分领受到山的神圣,以至于每一步都是一种奉献的表示,是对这种神圣的心悦诚服。山神圣的一面融入了他们的心灵,因而使他们的耐力远远超过了体力所能负荷的。

对没有辨识力的人来说,自我的爬山和无私的爬山看上去可能都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呼吸的速度也一样;疲累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够了又会继续向前行。但是事实上两者多么不同啊!自我的爬山者就像一支失调的乐器,他的步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也可能失去欣赏树梢上的美丽阳光的机会。在他步履蹒跚的时候却不休息,仍然继续前进。有的时候,刚刚才观察过前面的情况,他又会再看一遍。所以他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

他谈论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这里,但是他的心却不在这里。因为他拒绝活在此时此地,他想要赶快爬到山顶,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后仍然不快乐,因为山顶立刻就变成”此地”。他追寻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四周,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旁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克里斯现在似乎就有这个问题。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