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云广大跃进(1/2)
传统四大代工集团是鸿海、比纬创、广达、仁宝,但要算上异军突起的云锋电子的话,那就是五大代工集团。?? 从云锋电子年初兴建it产业基地到现在,都是一直备受媒体关注,而喻君豪也被喻为是pnetbsp; 但这数月来,云锋电子不单是在做着制造业的事,还在消化着从鸿海、仁宝偷盗来的生产技术,并加以改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生产套路。
而由于订单稳定,待遇良好,除去吸引着岭西本省的青年过来工作,做为毗邻云广的湖南永州等农务输出大市的青年也不断的涌入明阳就业。
如今的云锋电子早已是岭西省的明星企业,再算上收购整合柳水集团的大手笔,就是积累数载的仁宝、鸿海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无论如何,随着云锋电子的高展,以西高新区为中心,已聚集了大批的企业,这些企业依靠着为云锋电子提供配件生存。
整个西高新区的产值,等到明年只怕会吓死人。
而更让四大代工集团琢磨不透的是云锋电子由一家机壳翻新生产厂,一跃成为强劲的对手,在资金方面还好解释,可是生产、制造技术方面,又如何解释。
台联的丁文山已在于骏的授意下,将相关的文件都消毁了。
丁文山不得不这样做,台联同属于台湾的大型企业,但跟鸿海、仁宝相比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而要是给这些人知道云锋电子的技术来源的话,丁文山也休想再在台资企业里混了。
台湾人做生意不单喜欢抱团,而且一样也排斥丁文山这样的人。
虽说丁文山前期一直是被蒙在鼓里,但他还要依靠着渠道下沉后,依然会采购二手电脑的风云网络,还要依靠柳水钢铁在拆机处理后的稀有金属、贵金属方面的收购合作,他得罪不起于骏。
没想到两年未满,与于骏的地位打了个转,以前是想着帮这位少年一把,现在却是被牵着鼻子走,真是有苦说不出。
但于骏还是给了丁文山一条活路:“你想要不在台联做的话,欢迎你来我的公司。”
鸿海、仁宝等pc代工厂商,包括明基,在于骏的印象中,扩张的路线应当是先在长江角,后才是西部,跟着国家的规划战略走,每十年把重心调整一下。
没想到他们会这样快就来云广,想必是考虑到云广的规模效应,而就西部城市而言,云广的区位不算好。
北邻湖南永州、城步,西北穿过一处县是贵州,西边隔着两个岭西的地级市就是云南,南面是柳水、蓝江,东边是连城,毫无任何的区位交通优势。
要能提的就是岭西唯一的国际航空港是在云广,而湘岭铁路也穿城而过,同时还拥有数条高公路,但由于岭西本身位置的缘故,并非是正正的西南地区,要不是云锋电子的关系,还要等上数年才会有代工基地设在柳水跟蓝江,而云广怕是永远都没有希望。
依靠物流补贴和比岭东要低廉一半的人力成本,将代工基地开在云广,就算是通往西南、中原地带、东部沿海的物流成本要略高一些,但两相抵消之后,还略有富余。
虽说现在pc代工还拥有2o-3o%的利润,但这多出近3-5%的富余,就足够让鸿海和仁宝心动了。
于骏脑中快的闪过这些数据,立时清楚了鸿海、仁宝和鲁逸伯的接触并非无稽之谈,而是大有可能。
只是看这两家代工集团没找赵晋一,就能看出他们心气有多高,只怕是认为赵晋一还不够资格来谈这些事。
“他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于骏问道。
他对鸿海、仁宝这种依靠压榨人力成本而狐媚以向外国pc厂商的代工集团并无太大的好感,但鲁逸伯兴致勃勃不说,就算是王远山、宁泊远那里都一定是想要拿下来的。
而说句大实话,这对整个云广的产业提升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初步提了几点,一是要求免费提供地皮,平整地块,二是想要在土地使用费方面能减免一些,三是希望特流补贴额度能再大一些。”鲁逸伯竖起三根手指说。
“哼!”于骏冷哼了声,“第一条倒不算过份,减免土地使用费这个还要再商量,完全免掉是不可能的。”
鸿海和仁宝都是外资企业,而为了得到税收优惠,每隔一年都会重新注册企业,在税收方面已吃了大亏,还要减免土地使用费,那岂不成了送钱给他们了,而最可恨的是第三点。
“物流补贴都是一视同仁,拿着迅捷物流的单据年底时实行退款,他想要再大一些,难道还要白送他钱吗”于骏嗤之以鼻的道,“现在pc代工厂商,一是靠着压榨人力成本,二是靠着出口退税来存活,还想要在物流补贴上拿钱,这两家代工厂商除了能带动就位,还能做什么”
鲁逸伯见他把鸿海和仁宝损得不轻,也摇头苦笑。
就本地就业而言,西岭控股已完全能够照顾得住,但于骏自己都清楚,鸿海、仁宝要是落地云广能带来的并不止这些。
配件厂商虽是来了些,但并非所有的配件厂商都跟过来了,毕竟云锋电子是一家新兴企业,而鸿海、仁宝就不同了,在深圳、东莞已展了二十年,大批长期配合着的配件商,都会随着他们转移到云广。
单就从就业上来说,要单纯的看到增加就业岗位,想法也偏颇了些,工人不单是在工厂里工作,同样也要消费,就算是一年只逛一次街,几十万人就能增加数亿元的消费增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