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2)
1943年,伦敦
在一条狭窄的上坡山路上,行进着一队绝望的逃亡者,走在队尾那人正是劳埃德·威廉姆斯。
他气息平稳,对这样的山路习以为常。他已经翻越过好几次比利牛斯山了。他在自己的登山帆布鞋上绕了好几圈绳子,以防在山路上打滑。还在蓝色工作服外面套了件厚实的大衣。虽然现在阳光很好,但等他们到了高海拔,太阳也落山了,气温会降到冰点之下。
队伍中有两匹强健的马、三个本地人,以及八个疲惫而满身泥污的逃亡者,人和牲畜都带着很多行李。逃亡者中有三个美国飞行员,他们驾驶的b-24“解放者”轰炸机在比利时坠机,这三人幸免于难。队伍里,还有两个从斯特拉斯堡战俘集中营里逃出来的英国军官。剩下的三人,一个是捷克共产党员,一个是带着小提琴的犹太女人,还有一个神秘的英国人,叫沃特米尔。在劳埃德看来,这家伙很可能是个间谍。
他们走了很长一段路,历尽艰辛。这是旅途的最后一段,也是最艰险的一段。一旦被德国人抓到,他们就会遭受严酷折磨,还要交代沿途帮助过他们的每一个人。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特蕾莎。对于不习惯爬山的人来说,这一路非常艰苦。他们必须一路小跑,躲避敌人。劳埃德发现,有特蕾莎这个娇小的漂亮姑娘走在前面,大家都走得飞快,生怕跟不上她。
山路逐渐平缓、宽阔了,他们走进了一片空地。突然,有人用德国口音的法语对他们大喊:“都站住!”
队伍随即不动了。
两个德国兵从岩石后面冒出头来。他们各拿着一杆毛瑟手动栓式步枪,这种枪可以装五发子弹。
劳埃德的手伸向大衣口袋,里面装着一把鲁格九毫米手枪。
逃出欧洲大陆变得越来越难,劳埃德的工作也愈加危险起来。去年年末,德国占领了整个法国南部,他们根本没把傀儡政权——维希政府放在眼里。德军在西班牙边境设立了纵深十英里的禁区,此刻,劳埃德一行人就在这个区域内。
特蕾莎用法语对德国兵说:“先生们,早上好,一切都顺利吗?”劳埃德很了解特蕾莎,听出了她声音里的恐惧。劳埃德暗暗祈祷,德国兵千万别注意到特蕾莎的这种异常。
法国警察中有不少法西斯分子,也有一些共产党人。无论是何身份,他们都很懒散,没人愿意在天寒地冻的野外追捕逃犯。但德国人不一样。进入边境城市后,德军就开始派兵在劳埃德和特蕾莎经过的山路和小道上巡逻。好在这些巡逻兵不是德军的精锐部队,精锐正在苏联打仗——他们刚经历了艰苦漫长的战斗,成功包围了斯大林格勒。大多数派驻在法国的德军是老人、小孩、以及还有一定战斗力的伤员。但这反而使他们急于证明自己。和法国警察不同,他们很少睁只眼、闭只眼。
两个德国兵中,比较年长的那位身材瘦削、头发灰白,他问特蕾莎:“你们要去哪儿?”
“去拉蒙特村,我们给你和你的战友们带来了日用品。”
德军的这支连队驻扎在偏远山区,离民居非常远。驻扎之后,他们才意识到食物补给是多么不易。能想到以合理的利润出售食物给德国兵,特蕾莎真是聪明极了——等于争取到了一张通过禁区的通行证。
瘦削的德国兵狐疑地看着他们身上的背包。“这些东西都是带给我们的吗?”
“是的,”特蕾莎说,“山上也没有其他人会来买吧。”她从口袋里掏出一页纸,“这是爱森斯坦中士签发的手令。”
士兵认真地看了看,然后把手令还给特蕾莎。接着他把目光投向胖胖的美国飞行员,空军中校威尔·多纳利。“他也是法国人吗?”
劳埃德的手按在了口袋里的枪上。
逃亡者的外貌是个麻烦。不管是法国人还是西班牙人,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往往又矮又黑,几乎所有人都很瘦。劳埃德、特蕾莎和当地人很像,捷克人和拿小提琴的犹太女人也没大问题。但英国人和美国人就蒙混不过去了。英国人的肤色很白,美国人都人高马大的。
特蕾莎说:“纪尧姆出生在诺曼底,他从小就吃黄油,所以才会长成这样。”
那个年轻的德国兵是一个戴眼镜的苍白少年,他对特蕾莎笑了笑,似乎觉得她比较容易打交道。“你们带红酒了吗?”他问特蕾莎。
“当然带了。”
两个德国兵的眼睛都亮了。
特蕾莎问:“现在就来喝点儿吗?”
年纪略长的德国兵说:“站在太阳底下就觉得特别渴。”
劳埃德打开其中一匹马背上的驼蓝,拿出四瓶鲁西永白葡萄酒递给他们。两个德国兵每人拿了两瓶。大家突然都笑着握起手来。年长的德国兵说:“伙计们,继续赶路吧。”
逃亡者们继续朝前走。劳埃德并不想遇上麻烦,可你永远不知道逃亡路上会发生什么。眼下,顺利通过了德国人的岗哨,劳埃德如释重负。
他们又花了两个小时才抵达拉蒙特村。村子很小,只有一些空羊圈和几幢简朴的石头房子。村子坐落在一片山地上,山上的春草刚刚发芽。劳埃德觉得,住在这里的人真是可怜。他们原本就拥有得不多,可德国人把他们仅有的一点生活必需品,也给夺走了。
一行人走到村子里,开心地把身上的负重卸了下来,却马上被一群德国士兵围住了。
最危急的时刻到了,劳埃德心想。
爱森斯坦中士带领着一个十五到二十人的排。排里的士兵都过来帮忙卸东西:面包、香肠、炼乳和罐头食品。士兵们很高兴能得到给养,看到新面孔更是开心。他们开始和送食物来的人聊起了家常。
逃亡者们说得越少越好。稍不留神,他们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有些德国人的法语非常好,可以轻松地分辨出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口音。即便法语基本过关的特蕾莎和劳埃德,也有可能因为语法用得不对而暴露自己。比如说,外国人很容易把“靠近边境”说成“边境之上”,而土生土长的法国人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为了不让对方产生怀疑,队伍中的两个法国人主动挑起了聊天的责任。一有德国兵找逃亡者说话,他们就会上前插科打诨。
特蕾莎给中士递了张账单,中士花了一点时间核对金额,然后数了钱给她。
最后,他们终于能带着空背包上路了。离开村子后,他们一下子都放松了。
沿着向下的山路走了半英里,他们分成两拨人各自离开。特蕾莎带着法国人和马匹下山,劳埃德和逃亡者走上了另一条向上的山路。
空地上的两个德国兵也许是喝醉了,没有注意到下山的人比上山的要少。即便被问起来,特蕾莎也会说他们留下来和士兵们打牌了,马上会跟过来的。换班以后,德国兵自然就会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劳埃德带着逃亡者们走了两小时,停下来休息了十分钟。劳埃德事先给了他们瓶装水和小包的无花果干,以补充能量。逃亡者对不能携带其他东西很不高兴:根据以往的经验,劳埃德知道,背着珍本书、银器、装饰品和唱片在身上,途中会变得越来越重,因此闯关前就让他们都扔在大雪覆盖的峡谷中了。
这是逃亡路途中最艰难的一部分。从现在开始,只会更黑、更冷,山路也会更崎岖。
在雪线之前,他让逃亡者们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用溪水把水壶灌满。
夜幕降临了,他们继续前进。停下睡觉非常危险,睡着了就会被冻死。他们非常累,还可能在石路上打滑或摔跤,但他们还是继续走着。速度减慢不可避免,劳埃德只能尽力不让队伍分散得太开:掉队的人很可能会迷路,很容易掉进陡峭的山谷。到现在为止,劳埃德还没有让任何人掉过队。
大多数逃亡者都是军官,凭着比劳埃德高的军衔,挑战他的权威。劳埃德下令继续走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和劳埃德争吵。正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劳埃德被授予了少校军衔。
午夜,当逃亡者的士气下落到最低时,劳埃德大声宣布道:“你们在中立的西班牙了!”逃亡者们有气无力地欢呼起来。事实上劳埃德根本不知道边境的确切位置,只是在逃亡者最需要鼓舞的时候给出这样的宣告。
破晓时,逃亡者们的劲头又来了。尽管他们还有不少路要走,但从现在开始都是向下的山路了,他们冻僵的四肢也都开始活络了。
日出时,他们路过一个小镇,镇子里有个破旧的教堂,坐落在山顶。又走了一会儿,他们到达了目的地——一个巨大的谷仓。里面停着一辆盖着帆布的平板货车。这辆车足够宽敞,所有逃亡者都顺利坐了进来,驾车的是劳埃德的同事——有西班牙血统的英国大叔,席尔瓦上尉。
出乎劳埃德意料的是,主管泰-格温情报课程,反对、或者说是妒忌劳埃德和黛西友情的劳瑟少校竟然也在车里。
劳埃德听说劳瑟被调到了英国在马德里的大使馆,猜测他也许在英国的秘密谍报机构16工作,但没想到会在离马德里这么远的地方看见他。
劳瑟穿着一身昂贵的白色法兰绒西服,但看上去皱巴巴的。他像个主人般站在车旁。“威廉姆斯,从这里开始交给我吧,”他看了一眼其他逃亡者,“谁是沃特米尔?”
沃特米尔也许是个代号,也可能是个真名。
神秘的英国人上前一步,和劳瑟握了握手。
“我是劳瑟少校,我会把你直接送到马德里。”接着,他转身对劳埃德说,“恐怕你得带着剩下的这些人步行到最近的火车站了。”
“稍等,”劳埃德说,“这辆车是我们部门的,”劳埃德用19部门提供的帮助战俘逃跑的资金,买了这辆卡车,“司机得听我的。”
“说这些没用,”劳瑟尖刻地说,“把沃特米尔送到马德里是现在的第一要务。”
英国的秘密情报机关总觉得自己有优先权。“我不答应,”劳埃德说,“我们应该按计划从这里开到巴塞罗那。到了那儿以后,你再乘火车送沃特米尔到马德里。”
“小子,我没问你的意见。照我说的办。”
沃特米尔比较理智,他插话道:“我很乐意和这些小伙子一起乘卡车。”
“这事儿交给我处理。”劳瑟对他说。
劳埃德说:“这些人刚刚翻过比利牛斯山,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那他们最好在继续赶路前休息一会儿。”
劳埃德摇了摇头。“太危险了。山上小镇的镇长同情抵抗力量,因此我们才在这儿逗留。但山谷那边的政治气氛就完全不同了,那里都是盖世太保——大多数西班牙警察都站在他们那一边,而不是我们。这些人很可能因为偷渡,而被西班牙警察逮捕。你应该很清楚,即便什么罪都没有,逃出佛朗哥的监狱也非常难。”
“我不想在这里跟你废话,我的军衔比你高。”
“不对!”
“什么?”
“我也是个少校,别再叫我‘小子’,不然我就狠狠地揍你的鼻子。”
“我的任务非常紧急!”
“那你为什么不带自己的车辆呢?”
“因为这辆车完全可以用!”
“没我的允许,你就不能用。”
大个子美国人威尔·多纳利向前一步。“我站在威廉姆斯少校这一边,”他拖长了声音说,“他刚刚救了我的命。而你,劳瑟少校,屁事都没有做。”
“少插嘴,这件事和你无关。”劳瑟说。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多纳利说,“卡车由威廉姆斯少校管理,劳瑟少校想用这辆车,就必须征得威廉姆斯少校的同意,否则就不行。结论就这么简单。”
劳瑟说:“走开,这里没你的事。”
“我是个中校,职权比你们两个人都大。”
“可你在这里并没有管辖权。”
“你也没有,”说完,多纳利转身看了看劳埃德,“我们可以出发了吗?”
“按我说的做!”劳瑟气急败坏了。
多纳利转身盯着劳瑟:“劳瑟少校,”他说,“闭上你的臭嘴,这是一道军令。”
劳埃德说:“好吧,所有人都上车去。”
劳瑟恼怒地瞪着劳埃德:“你这个威尔士小杂种,我早晚要你好看。”
水仙花谢的季节,黛西和博伊去找了他们的私人医师。
这个主意是黛西提出来的。她受够了博伊对她生不出孩子的指责。博伊一直拿她和安迪的妻子梅尔相比,安迪和梅尔已经有三个孩子了。“你的身体一定有问题。”他语带攻击地说。
“我小产过一次。”想起那次小产的经历,她不禁眉头一皱。接着,她又想起了那段时间劳埃德对她的照顾,另一种心痛袭来。
博伊说:“在那之后,可能发生过导致你不孕的事情。”
“也可能是你。”
“你这是什么意思?”
“不孕的根源也可能在于你。”
“别傻了。”
“这样吧,我们做笔交易。”她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应该用父亲列夫的手腕来处理这件事,“如果你去做个检查的话,那我也和你一起去。”
博伊吃了一惊。他踌躇了一会儿,说:“好吧,你先去。如果问题不在你身上,我随后就去。”
“不,你先去。”黛西说。
“为什么?”
“因为我不相信你会遵守诺言。”
“好吧,我们一起去。”
黛西不知道自己为何要为生不出孩子一筹莫展。她不爱博伊,早就不爱了。她爱的是劳埃德·威廉姆斯,他正在西班牙执行一项不愿对黛西细谈的战争任务。但她嫁的是博伊。博伊和好几个女人有染,背叛了她。不过她也和劳埃德好上了,也有通奸的罪过。黛西不能在道德上指摘博伊,只能维持着目前的状态,得过且过。她觉得如果能履行妻子义务的话,至少还能让她守住最后一点自尊。
医生诊所在离他们所住的中产阶级街区不远的哈利街。诊断令人不快。医生是个男人,他对黛西迟到了十分钟牢骚满腹。他问了黛西的健康状况,经期是否正常,与丈夫的“性关系”保持得如何,一边听一边用圆珠笔把黛西的回答记录下来,对黛西却一眼都没看。记录完以后,他把几样冷冰冰的仪器放在黛西的阴道口。“不必担心,这种检查我每天都在做。”说完却露齿一笑,但这让黛西愈加担心起来。
走出诊疗室时,她暗自希望博伊反悔,拒绝检查。他却没遂她的愿,尽管表情难看,还是进去了。
等待的过程中,黛西又看了遍同父异母的弟弟格雷格写给她的信。他有了个孩子,是十五岁时和某个黑人女孩交往后生下的。黛西万万没想到,格雷格这个花花公子,竟然会因为有了儿子而欢欣鼓舞,急切地想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目前他以叔叔的身份陪在孩子身边。更让人吃惊的是,列夫去见了这个孩子,还说他很聪明。
格雷格从没想过要有孩子,却一夜之间有了个孩子。博伊盼望着能有孩子,却连孩子的影子都没见着。这可真是讽刺啊!
一小时后,博伊走出诊疗室。医生答应一周后告诉他们结果。中午时分,他们离开了诊所。
“我想喝一杯再回去。”博伊说。
“我也一样。”黛西说。
他们看着街道两边的联排房屋。“这里很荒僻,连个酒吧都找不着。”
“我不想去酒吧,”黛西说,“我想喝杯马提尼,酒吧可调不好马提尼。”她曾经在切尔西区的王首酒吧点过一杯马提尼,结果他们却上了难喝的热苦艾酒。“去克拉里奇酒店吧,走五分钟就到了。”
“这主意太妙了。”
克拉里奇酒店的酒吧里都是她们认识的人。战时菜单上允许列出的餐点很有限,但克拉里奇酒店找到了一个漏洞:政府的规定对赠送的食物不起作用,因此他们对餐点进行免费赠送,只对酒水征收高价。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供应许多道菜了。
黛西和博伊坐在装饰华丽的酒吧里,品尝着美味的鸡尾酒。黛西的感觉稍微好了一些。
“医生问我是否有腮腺炎。”博伊说。
“你不是得过腮腺炎吗?”腮腺炎多半是儿童会得的病,但博伊却是在成年以后患上的。他随部队在东安格利亚驻扎过一阵,住在教区牧师家里。牧师的三个儿子把腮腺炎传染给了他,那是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他向你解释过,为什么要这样问了吗?”
“你很清楚医生是什么样的。他们什么事都不肯告诉你。”
黛西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快乐和幸运了。过去,她从没想过自己的婚姻竟然会是这样的。她总是像《飘》中的斯嘉丽那样,“等明天再去想吧”。现在,黛西再也没有过如此逍遥的日子了。也许她已经长大了吧。
博伊又叫了杯酒。这时,黛西看见了劳瑟少校,他穿着皱巴巴的军服走到酒吧门口。
黛西不喜欢这个人。自从猜到黛西和劳埃德之间的关系以后,他就一直试图和黛西套近乎,表现出与她保守着同一个秘密的亲近。
他不请自来地坐在他们的桌子边,把烟灰往卡其布裤子上弹了弹,问侍者要了杯鸡尾酒。
看他的表情,黛西就知道这家伙没安好心。劳瑟的眼神里透露着恶意,他过来的目的,显然不是享用鸡尾酒。
博伊说:“劳瑟,我有一年多没见到你了,这段时间你去哪儿了?”
“马德里,”劳瑟说,“不能向你透露过多。你懂的,那些事都是秘密。你怎么样?”
“我大多数时间在训练飞行员,最近也执行过几项飞行任务。现在,我们快要去轰炸德国了。”
“真是太好了,该让德国人也尝尝挨炸的滋味。”
“你可以这么说,但飞行员里议论可大呢!”
“真的吗——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军事目标这类说法都是胡扯。轰炸德国的工厂根本没有意义,因为德国很快会把它们重新修好。因此我们把目标放在了工人阶级的密集住宅区,他们总不能这么快地替换批工人吧。”
劳瑟很震惊:“你是说,我们的政策是杀戮平民。”
“正是如此。”
“政府不是曾经保证过……”
“政府说了谎,”博伊说,“但轰炸机的机组成员知道这件事。大多数人觉得有命令执行就好,但一些人感觉很不好。他们觉得如果是正确的事情,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做。但如果是错的,就应该马上停止。”
劳瑟看上去有点不安。“我们也许不应该在酒吧里谈论这个。”他说。
“是啊。”博伊说。
第二杯鸡尾酒来了。劳瑟侧头看了看黛西:“年轻的女士,你怎么样?”他问,“你一定肩负了后方的一部分后勤工作。有句谚语说得好,‘魔鬼会给游手好闲的人找麻烦’。”
黛西不带任何情绪地说:“空袭结束以后,救护队不需要女性救护车司机了,我现在和美国红十字会一起工作。我们在帕尔摩街有间办公室,尽一切所能帮助在这服役的美国兵。”
“男人们总想有女性陪护,不是吗?”
“大多数人只是想家了,他们想听美国口音。”
劳瑟眨了眨眼。“你在抚慰他们这方面,应该很有一套。”
“我只是在尽我所能。”
“我想你在这方面一定做得很好。”
博伊问:“劳瑟,你是不是喝醉了?你应该很清楚,这样说非常不合体统。”
劳瑟的表情变得很狰狞:“博伊,算了吧,别告诉我你不知道。你难道瞎了吗?”
黛西说:“博伊,拜托,送我回家。”
博伊没理她,而是问劳瑟:“你他妈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问问她劳埃德·威廉姆斯的事。”
黛西说:“你不送我的话,我要一个人回家了。”
“黛西,你认识这个劳埃德·威廉姆斯吗?”
他是你哥哥,黛西想。她有一种冲动,当场揭穿这个秘密,击垮博伊。但她调整了情绪。“你认识他,”她说,“他和你一起在剑桥读书。多年以前,他带我们去过东区的一个音乐厅。”
“是他啊。”博伊想起来了,他困惑地问劳瑟,“你指的是他吗?”博伊很难把劳埃德这种来自东区的人视为对手,他轻蔑地补充了一句,“怎么可能?他可是个连西装都买不起的家伙!”
劳瑟说:“三年前,劳埃德参加了我在泰-格温的情报课程,当时黛西也住在那儿。我似乎还记得,你当时正冒着生命危险驾驶飓风轰炸机在法国上空和德国人激战。她却在和那个威尔士小子调情——就在你家的房子里!”
博伊的脸涨得通红:“劳瑟,如果你敢编瞎话,我非踹死你不可。”
“问你的妻子去!”劳瑟奸笑着说。
博伊转身看着黛西。
她没在格温公寓和劳埃德睡过。空袭期间,她和劳埃德在劳埃德妈妈家劳埃德自己的床上睡过觉。但他无法在劳瑟面前向博伊解释,再说这也不过是个细节。通奸的指控没错,她不准备加以否认。既然秘密已经被揭穿了,她所想的只是保持一些尊严。
她说:“博伊,你想知道的一切我都可以告诉你——但不能在这个一直向我抛媚眼的浑蛋面前。”
博伊吃惊地提高了声调:“这么说,你不准备否认?”
邻桌的客人面露尴尬地看过来,然后马上转过脸去,假装注意力还在自己的酒杯上。
黛西也提高了声调:“我拒绝在克拉里奇酒店的酒吧里,被你们两个人盘问。”
“你承认了,是吧?”博伊大声嚷嚷。
酒吧里安静下来。
黛西站起身。“在这里,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任何事。回家以后,我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你。文明人在家才会讨论这种事情。”
“上帝啊,你竟然背着我,和他上床了!”博伊咆哮道。
侍者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站着看这场好戏。酒吧的顾客就更不用提了,纷纷把目光转向这里。
黛西向门口走去。
博伊大声骂着:“你这个娼妇!”
黛西不想带着这个名声离开。她转过身。“你最了解妓女了,不是吗?我有幸见过你玩的两个妓女,你难道忘了吗?”她环顾了一下酒吧里的人,“没记错的话,一个叫乔妮,另一个叫皮尔,”她轻蔑地说,“有几个妻子受得了这个?”在博伊开口之前,黛西走出了酒吧。
黛西踏上一辆待客的出租车。出租车开离之后,她看见博伊从酒店里出来,上了后面的一辆出租车。
她把地址告诉司机。
从某种程度来说,说出事实使她松了口气。但她也非常伤心。黛西心里清楚,和博伊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
菲茨赫伯特家离克拉里奇酒店只有四分之一英里。黛西乘坐的出租车刚一停下,博伊的那辆出租车也停了下来。
博伊跟在黛西身后走进门廊。
黛西意识到,自己无法再和博伊住在一起,一切都结束了。她不会再和他同处一室,更别提同床共枕了。“请给我个手提箱。”她对管家说。
“夫人,我这就去。”
她看了看菲茨赫伯特家的这幢房子。这是幢建于十八世纪的别墅式家宅,配备有当时很少见的旋转楼梯,但黛西对离开这里并不感到难过。
博伊问:“你准备去哪儿?”
“去酒店,但不会是克拉里奇酒店。”
“去见你的情人吗?”
“不,他出国执行任务去了。但我确实爱他。博伊,我感到很抱歉。你没权评判我——你做的事情比我还糟——但在这件事上,我的确需要自省。”
“别废话,”博伊说,“我要和你离婚。”
黛西意识到,这正是长久以来自己一直在等的一句话。它代表着这段婚姻的正式终结。她的新生活,从这一刻开始了。
她叹了口气:“感谢上帝。”
黛西在皮卡迪利区租了套公寓。公寓里有带淋浴头的美式浴室。还有两个卫生间,其中一个是专门给客人用的——在大多数英国人看来,这种过度的奢侈,简直荒唐。
幸好,钱对黛西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外祖父维亚洛夫留给她很大一笔钱,美元,她从二十一岁起就能自由支配。
新家具很难买到,因此她淘了些价格便宜的旧家具。她在墙上挂了幅亮眼的油画。她雇了两个女佣,年纪大的帮她洗衣服,年轻的那个专门负责打扫。一个家没有管家和厨子,特别是没有娇生惯养的丈夫,反而更便于打理。
梅菲尔街菲茨赫伯特家的仆人把她的衣服打好包,放在一辆家具搬运车里送过来了。黛西和洗衣妇用一下午时间打开包裹,把所有衣物理得整整齐齐。
虽然受了辱,但她也解放了。总的来说,她觉得这种情况也不错。离婚的伤痕需要抚慰,但摆脱博伊终究是件好事。
一周以后,她突然想起检查的结果还没去看呢。医生自然会把检查结果告诉作为丈夫的博伊。她不想去问博伊,再说这件事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因此她把去拿检查结果的事忘在了脑后。
她喜欢装饰新家的感觉。头几周,她一直在忙这件事。装饰好后,她决定探访一下一直以来忽略的那些朋友。
她在伦敦有很多朋友。毕竟,她来这儿已经七年了。最近四年来,博伊不在家的日子比在家的日子多,她一直独自参加各种派对和舞会,因此有没有丈夫,对她来说,并没有实际性的不同。当然,菲茨赫伯特家的派对是不会再邀请她了,但伦敦上流社会远不止他们一家。
她买了几箱威士忌、琴酒和香槟,这些酒大多数是从黑市上买到的,少数是从合法渠道买来的。她给朋友们发了请帖,想要办个特别热闹的派对。
回复来得出人意料地迅速,所有人都拒绝了她的邀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